別人短宣(短宣:短期宣教)的經歷聽得多,倒沒有太大感覺,畢竟不是親身經歷,今個假期終於坐言起行,將平生第一次宣教獻給我最心愛的澳門。
呃飲呃食上天家 --- 第廿八集 觸動.蓮島
宣教在我腦海是一片空白,縱然教會在宣教之前已舉行了幾次預備會,但宣教傳福音對於返了教會十九年的我來說,比街市的鮮魚更新鮮。
臨行前我沒有什麼準備,因為我不知準備什麼,然而沒有期望沒有準備,反而可以開放心情接受一切新鮮的感覺和經歷。我只是將黃生的一句說話帶入行李:唔好驕傲,以為自己去幫人,應該存謙卑,服侍別人。
片段太多,篇幅太少,但有兩個活動特別深刻。
第一是行區祈禱。歐姑娘提醒在行區祈禱時不要閒談,只要用心看到什麼便隨心祈禱。甫開始已在心裡反覆問自己:曾經自詡在澳門橫街小巷穿插的我,這些年來究竟做過什麼看過什麼?為什麼還不及現在靜靜地在氹仔拐幾個街頭,慢慢走慢慢看悄悄地祈禱來得實在來得深刻?這時,我才發現自己第一次認真地踏在澳門氹仔的街道。
燈火通明的舊廈與星火寥落的豪宅遙遙相對;居民閒坐舊樓大門外的石壆;小孩在花城公園外空地歡愉玩樂;公園內踩雪屐的青少年互相觀摩;威尼斯人包圍氹仔市民;工人在公園吃飯盒;旅客簇擁在官也街吃喝……一個個景象一張張人臉一一衝入眼簾卻不知道應為哪一刻片段祈禱:心裡剛為一件事開始呼喊上帝,另一件事已佔了空間;感謝上主使用少年人努力地為教會活動派傳單同時,卻看見傷了眼的男人在獨自喝酒。
結果,我迷了。以前的浮光掠影,現在的實地取景,上主醫治了我患有深度近視的心眼,讓我看清楚我心愛的澳門。區行了有沒有祈過禱呢?只記得心裡喊得最多是「主呀!」。
第二是攤位遊戲。誠然,沒有負責學校義工隊後,已沒有參與攤位活動。今次「重施故技」倒沒有生疏,反而一群小朋友教了我一課:毅力、快樂和滿足。小弟設計的遊戲並不容易得獎,要得獎需要一點技巧,技巧不技巧小朋友又怎曉得呢?可是,眼見他們一次又一次失敗,不但沒有灰心氣餒發脾氣,倒是嘻嘻哈哈再排隊再接再厲,失敗不斷重覆,竟絲毫沒有令他們的毅力崩了一點!攤位結束,我將一張張印有巴士的小卡當作賣旗的貼在他們的衣服上,根本算不上什麼禮物什麼玩意,但他們都一一歡天喜地的蹦跳、或滿足地珍而重之地摸著小卡,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彷彿一面鏡子,反照著我這個成年人──口口聲聲說要知足說要快樂,原來知足快樂就這樣簡單,隨年月增長,知足快樂亦是被自己簡單地捨棄。
第一次宣教,結果我沒有宣教,心知欠了上帝,但祂仍把經歷送給我,令沒有買鉅記手信的我,行李依然滿載而歸。
節目主持
比亞零八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